收藏本站
[登录]
企业邮箱
English
欢迎垂询:
010-59195182
首页
关于我们
中心简介
企业文化
中心资质
资源优势
人才招募
认证与服务
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甄选宠物医院管理体系认证
宠物友好管理体系认证
产品认证
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水...
宠物食品原料诚信产品认证
“安心之选”宠物食品认证
良好农业规范认证(Chi...
农场动物福利认证
生态牧场认证
无抗产品认证
富硒产品认证
鸡蛋类产品认证
非笼养鸡蛋认证
国际认证
FAMI-QS认证
GMP+认证
GlobalGAP 全球...
BRCGS食品安全全球标...
IFS 国际食品标准
KOF-K Kosher...
HALAL认证
进出口注册
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初...
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续...
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变...
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
出境饲料企业海关注册登记
出口宠物食品目的国注册登...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产品注...
宠物食品标签业务
宠物食品新原料申报
FDA认证注册
培训服务
6S现场管理培训
质量管理体系ISO 9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 ISO1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
FAMI-QS(vers...
GMP+饲料认证体系标准...
BRC食品标准(第七版)...
IFS国际食品标准内审员...
技术服务
宠物食品工厂精细化经营管...
温室气体盘查服务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企业生产...
出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相关...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验厂服务
新闻中心
中心动态
行业资讯
宠物专栏
重要通知
客户风采
公开文件
公正声明
申证须知
权利义务
认证流程
认证规则
收费标准
证书使用
证书样本
认证管理
申诉投诉
资源中心
文件下载
基础知识
法律法规
中心刊物
境外标准
在线课堂
客户中心
在线咨询
在线申请
在线投诉
体系证书查询
培训证书查询
在线调查
联系我们
企业微博
企业微信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查看详情
关于我们
认证与服务
新闻中心
中心动态
行业资讯
宠物专栏
重要通知
客户风采
新闻中心
中心动态
行业资讯
宠物专栏
重要通知
客户风采
公开文件
资源中心
客户中心
联系我们
行业资讯
饲料霉菌毒素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来源:
北京华思联认证中心
日期:
2025-04-15 15:55:39
点击:
151
属于:
行业资讯
来源:饲料机械与加工
摘要:霉菌在饲料以及饲料原料中广泛存在,霉
菌的种类较多,不同的霉菌所产生的毒素不同,不同的霉菌毒素对畜禽和人的毒害不同。霉菌毒素还会残留在肉、蛋、奶等畜产品中,影响畜产品的安全。本文详细阐述了饲料中常见的产毒霉菌以及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并给出了防止饲料霉菌污染的措施,以提高饲料质量, 降低霉菌造成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饲料;霉菌毒素;危害;控制
自然界中霉菌普遍存在,玉米、麸皮、豆饼等饲
料在收获、加工、贮存等过程中很容易被霉菌污染。霉菌在增生繁殖过程中,不仅会分解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还会产生一些霉菌毒素,降低饲料品质和营养价值,同时霉菌毒素还会影响饲料的利用率,降低畜禽生长速度,严重的还会导致急性或者慢性中毒,损害器官的生理机能,肉蛋奶等畜产品中也会残留霉菌毒素,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1 产毒霉菌以及霉菌毒素的种类和危害
1.1 产毒霉
菌以及霉菌毒素的种类
。霉菌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霉菌的种类很多,大多数的霉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但是也有部分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毒素,到目前为止,已知的能够产生毒素的霉菌有 150 多种,分别隶属于曲霉菌属、青霉菌属、镰孢菌菌属、
麦角菌
属、葡萄穗霉菌属和内生真菌属等,这六类几乎包括了大多数的产毒霉菌,其中曲霉菌属、青霉菌属、镰孢菌菌属这三类的霉菌种类最多。产毒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这些有毒的代谢产物就为霉菌毒素,到目前为止已经被分离和鉴定的霉菌毒素有 300 多种,对饲料和饲料原料危害比较严重的霉菌毒素主要有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T-2 毒素、烟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
、单端孢霉毒素等。
1.2 危害。
饲料原料或者饲料发生霉变后,常常同时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霉菌,霉菌毒素也不只是一种,至少是两种或更多,不同毒素之间具有协同作用,产
生的危害更大,如饲料中同时含有黄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T-2 毒素和赭曲霉毒素,其毒力比单独一种毒素所产生的的毒力要高,造成的危害也越大。
1.2.1 霉菌毒素可以导致内分泌紊乱,引起繁殖障碍。
镰孢菌产生的主要毒素为玉米赤霉烯酮,也被称为 F-2 毒素,该毒素具有雌激素的活性,是一种生殖系统的毒素,可以导致中毒畜禽雌激素过多,引起母畜雌激素亢进,出现不孕不育、流产等症状,导致公畜雌性化。镰孢菌菌属的产毒毒株主要有
禾谷镰孢菌
、粉红镰孢菌、串珠镰孢菌、尖孢镰孢菌等,玉米、大麦、小麦、高粱、燕麦、干草、青贮玉米等最容易滋生镰孢菌,引起玉米赤霉烯酮污染。
1.2.2 引起畜禽致癌、致畸。
黄曲霉毒素广泛存在于饲料、粮食中,具有强烈的致癌、致畸性,是目前发现的对人畜危害最严重的一种霉菌毒素,已经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和研究。黄曲霉毒素的产毒毒株主要为曲霉菌属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花生饼(粕)、豆饼(粕)等饲料原料最容易被黄曲霉污染。黄曲霉毒素主要损害肝脏,导致畜禽出现中毒性肝炎、肝小管增生,严重的导致肝硬化、肝癌等。对黄曲霉毒素易感的畜禽品种还可以导致胎儿畸形。另外,赭曲霉毒素也有致癌、致畸的作用,玉米赤霉烯酮具有促进癌变的作用。
1.2.3 可以降低畜禽的免疫力。
许多的霉菌毒素都可以损害畜禽免疫器官,降低畜禽的免疫力,增加了畜禽对病毒、病菌等的易感性,同时霉菌毒素还可以降低疫苗对疾病的保护力,导致疫病的发病率增高。饲料霉变产生的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 毒素、赭曲霉毒素 A 等都影响畜禽的免疫机能,使动物对疫病的抵抗力降低,如赭曲霉毒素 A 是造成免疫抑制最严重的饲料毒素,不仅可以抑制 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还可以导致 IgG、IgA、IgM免疫球蛋白的衰退,影响畜禽的体液免疫;黄曲霉毒素可以使牛、羊、猪等动物胸腺
发育受到抑制,T-淋巴细胞的机能降低,导致免疫力下降;玉米赤霉烯酮可以使牛淋巴细胞染色单体断裂或导致片段化,降低牛淋巴细胞的生存能力;低剂量的 T-2 毒素就可以影响奶牛的免疫功能,影响血清中 IgM、IgA、IgG的水平;烟曲霉毒素可以影响鞘脂类代谢,导致细胞膜的完整性被破坏,细胞的通透性提高,细胞的保护作用被破坏,饲料中极少量的烟曲霉毒素就可以降低巨
嗜细胞
的吞噬能力,抑制呼吸系统的非特异性免疫,提升病原入侵的几率,肺炎、肺水肿的发生率提高。巨噬细胞的数量不仅影响呼吸系统的非特异性免疫,还影响疫苗的保护力。据调查,饲料中烟曲霉毒素毒素的含量高于 200 μg/kg,就会使畜禽产生免疫抑制。饲料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常常是普遍性的,会对整个养殖场的畜禽产生危害,导致经济损失严重。
1.2.4 引起畜禽霉病。
大量的霉菌或者孢子进入畜禽或人体内,就会诱发霉菌感染性疾病。曲霉菌病是最常见的霉菌病,幼禽最容易感染,曲霉菌侵入家禽的气囊、肺部,并在该部位形成霉斑,引起支气管、肺部炎症。烟曲霉和黄曲霉是诱发该病的主要病原。
1.2.5 影响畜产品安全。
畜禽采食了霉变的饲料,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就会在消化代谢过程中进入肌肉、肝、肾、乳汁、鸡蛋中,导致畜产品被污染,降低畜产品的品质,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畜产品中霉菌毒素的残留量因畜禽品种、产品种类、畜禽自身的健康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如乳牛饲料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其在牛奶中的残留量与饲料中的比例为 1∶200;猪采食了霉变饲料后,霉菌毒素在猪肝脏中的残留量与饲料中的比例为 1∶1 200;产蛋鸡采食了霉变饲料后,鸡蛋中毒素的残留量与饲料中的比例为 1∶1 400。有些霉菌毒素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人们采食了残留有霉菌毒素的畜产品,经过长时间的积聚就会引起发病。
2 控制措施
2.1 预防饲料以及饲料原料霉变的措施
2.1.1 控制饲料原料的水分。
防止饲料以及饲料原料发霉的关键就是要控制水分,首先,农作物收获要选择适宜的时间,农作物到了收获期要选择晴朗的天气及时进行收获;其次,农作物收获后要及时进行筛选和
晾晒,防止水分过多引起霉变。玉米、稻谷、高粱中的水分含量要低于 14%,饼粕类饲料水分的含量要低于 13%,鱼粉、肉骨粉等的水分含量要低于 12%;最后,饲料或饲料原料在贮存的时候要定期进行水分检测,里面水分的含量要低于真菌生长的湿度,一般仓储室的相对湿度保持在 50% ~ 60%,温度控制在 20 ℃以下,不让真菌进行增生繁殖。
2.1.2 科学使用防霉剂。
防霉剂对霉菌的繁殖有抑制作用,饲料在配制过程中可以添加适量的防霉剂。防霉剂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
双乙酸钠
、苯甲酸和苯甲酸钠、丙酸及其盐类、富马酸及其酯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等。这些防霉剂各有优缺点,有机酸的防霉效果好,但是会有腐蚀性,有机酸盐腐蚀性小,但是防霉效果差,而且对饲料酸碱度和水分有一定的要求,于是人们开始研究复合型防霉剂,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种类的防霉剂配合使用,提高防霉效果,扩大应用范围。
2.1.3 防止饲料加工、贮存、运输中发生霉变。
饲料加工调制过程中要注意水分添加量,出厂的饲料中的含水量要低于霉菌生长的需要量,尤其颗粒饲料的生产过程中,要利用蒸汽调质,要适当控制调制器的进气量,要调控好制粒的时间和温度。颗粒饲料在进行包装和贮存前要先进行冷却,然后测定水分含量,水分含量不能高于 12.5%才可以进行包装。贮存仓库要保持干燥,做好防霉防潮措施,饲料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暴晒和雨淋。
2.2 霉变饲料的处理措施。
饲料原料生长、收获过
程中受到天气、鼠害、虫害的影响,很容易发生霉变,因此霉菌毒素对饲料原料的污染是经常发生的,受到污染的饲料必须经过脱毒处理以降低对畜禽的损害。去除霉菌毒素常用的方法有物理脱毒、化学脱毒、吸附剂吸附法等。
2.2.1 物理脱毒。
物理脱毒比较简单方便,但是物理处理只适合量少、体积较大的颗粒饲料的处理,不适合液体饲料、粉料的处理,而且物理脱毒不彻底,经过处理的饲料的保存时间也会缩短。常用的方式有剔除霉粒、加热去毒和辐射等方式。剔除霉粒是利用霉变的颗粒比重较小,可以利用风吹将其分离,
这种方法费时费力,适宜数量不多的霉变饲料的处理;加热去毒是将被污染的玉米、高粱等在 145 ℃ ~ 160 ℃条件下烘烤 30 min,这样可以去除 60%左右的霉菌毒素,但是高温处理也会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辐射是将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摊成薄层,然后利用高压贡灯进行紫外线照射,可以去除 97%左右的毒素,这种方法只适合实验室处理。
2.2.2 化学脱毒。
化学脱毒是利用碱或者氧化物对霉
变饲料进行处理,霉菌毒素遇碱或氧化物就会分解失活,从而达到脱毒的效果,常用的化学物质有氨水、石灰水、火碱、次氯酸钠等。利用化学方法进行脱毒会影响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而且某种化学物质只会对某些霉菌毒素有效,如氨水对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效果好,对其他毒素降解效果差,化学处理还存在残留问题,有潜在的危险。
2.2.3 吸附剂吸附法。
吸附剂吸附法是目前最成熟、最常用的脱毒方法,是将吸附剂添加在饲料中吸附霉菌毒素,从而使霉菌毒素不能被消化吸收,直接排出体外。生产中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膨润土、麦饭石、陶土、酵母细胞壁提取物等。利用吸附剂吸附脱毒处理量大、效果显著,而且又比较经济方便。
返回
上一:
欧盟评估多种物质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下一:
农业农村部部署2025年动物疫病防控及检疫监督工作
首页
|
关于我们
|
认证与服务
|
新闻中心
|
公开文件
|
资源中心
|
客户中心
|
联系我们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农展北路55号中欧中心B段408室(农业部北区 中国-欧盟农业技术合作中心) 邮政编码 : 100125
开户名称 : 北京华思联认证中心 开户账号 : 0126014170003248 开户银行 : 中国民生银行北京市和平里支行(651)
电话 : 010-59195182 / 59195183 传真 : 010-59195184 邮件 :
info@hslcs.org.cn
版权所有@
北京华思联认证中心
2022-2027
京ICP备10033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