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药杂志、科奈尔、宠物食品联盟
宠物食品中的配料很多,针对不同品种不同年龄段的宠物由于需求不一样,添加的配料也不尽相同。而色素,在宠物食品中广泛存在,从品相中就可以看出来,许多宠物食品是有颜色的,而色素影响尝试、接受,从而影响宠物对食物的喜爱程度。色素会影响宠物食品的适口性,这些都是心理特征的反应。特定的颜色使宠物主人们自然联想到特定的风味,这也是食品的颜色可影响品尝的原因。
在工业化产品过程研发过程中,由于原料的变化、生产过程的调整、和贮存条件的变化都会影响影响颜色的改变,这种现象十分常见。因此,运用色素是有利而且是必要的,保证产品的颜色是消费者所期望的。
食用色素介绍
食用色素又称着色剂,是赋予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属于食品添加剂。同色类的不同着色剂,其着色能力、色调、稳定性有差异,与其他色类着色剂的调色效果也不同,所以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同色类着色剂也要有多种。目前,世界上常用的食用着色剂有60余种,按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食用天然着色剂和食用合成着色剂两大类。
(一)食用天然着色剂
主要来自天然色素,按其来源不同主要分三种:植物色素如辣椒红、姜黄、天然胡萝卜素等,动物色素如紫胶红、胭脂虫红等,微生物类如红曲红等。
(二)食用合成着色剂
按其化学结构分为两种:偶氮色素类如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柠檬黄等,非偶氮色素类如赤藓红、亮蓝等。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对健康的关注。人们逐渐意识到合成食用色素的潜在风险,滥用的合成色素被陆续证明有不同程度的毒性,部分具有致癌、致畸和引发儿童多动症的风险。为此,人们开始重视天然食用色素的技术开发及推广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
天然食用色素不仅安全性高、来源丰富、色调柔和。某些色素还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如保健、营养、抗衰老等。提高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赖度。
颜色在宠物食品营销中的作用
水果和蔬菜汁等天然成分有助于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另外,sensent消费者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宠物食品颜色与消费者感知到的积极健康益处相关。
消费者认为优良的营养品质与颜色的多样性有关;
多种颜色的宠物干粮在所有的健康属性测试中都超过了棕色的干粮;
对宠物主人来说,营养对宠物的整体健康是最重要的。宠物食品的颜色能够导致消费者积极的认知,来自植物源的颜色不仅能够模仿超级食品成分的色调,而且还可以自然地与干净的标签和简单的成分定位保持一致,使消费着产生与健康有关的看法。例如红色联想到肉类;橙色联想到南瓜、胡萝卜;黄色联想到姜黄、香蕉;绿色联想到各种蔬菜;紫色联想到甘蓝、紫薯等。
7种天然色素在宠物食品中的应用
3.1 天然橙色—胡萝卜
胡萝卜粉凭借其柔和的橙色调,成为宠物食品中常见的天然着色剂。它能稳定融入干粮、湿粮和零食中,且在高温挤压加工过程中不易褪色。对于宠物主人而言,这种源自天然食材的色素更易获得信任感。此外,胡萝卜粉的甜味特性可间接提升宠物对食品的兴趣。
3.2 绿色—菠菜
菠菜粉能为宠物食品注入清新的绿色,尤其适合强调“草本健康”概念的产品。其叶绿素成分在湿粮中表现稳定,且与肉类成分搭配时可形成自然协调的色泽。此外,菠菜粉的纤维特性在加工过程中有助于维持产品质地,减少颗粒碎裂风险。
3.3 暖色调—南瓜
南瓜粉的橙黄色调温暖柔和,适合打造“秋季限定”或“家庭风味”主题的宠物食品。其高纤维含量在挤压成型过程中可增强结构稳定性,尤其适用于高蛋白配方的干粮。同时,南瓜粉的吸水性有助于控制湿粮的水分迁移,延长货架期。
3.4 红色—甜菜根
甜菜根粉的深红色调在宠物零食中极具辨识度,可替代人工红色素。研究显示,其色素分子在酸性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适合用于pH值较低的湿粮罐头。此外,甜菜根粉的天然甜味能平衡肉类腥味,提升适口性。
3.5 粉紫色—蔓越莓
蔓越莓粉的粉紫色调适合高端宠物食品的差异化设计。其花青素成分在低温加工条件下保持稳定,尤其适合冻干零食。值得注意的是,蔓越莓粉的微酸口感能与禽类、鱼类蛋白形成风味协同效应。
3.6 深绿色—羽衣甘蓝
羽衣甘蓝粉的浓郁绿色常被用于强调“超级食物”概念的宠物粮。其色素分子在高温膨化过程中损失率较低,且与谷物类原料结合时可呈现自然渐变效果。在欧洲市场,含羽衣甘蓝粉的宠物食品已成功塑造“天然有机”的品牌形象。
3.7 金黄色—姜黄粉
姜黄粉的亮黄色调在宠物食品中独树一帜,尤其适合鱼类配方或“东方草本”主题产品。其姜黄素分子在120℃以上的高温加工中仍能保持90%以上的色价稳定性,远超许多天然色素。实验表明,姜黄粉与脂类成分结合时可增强色泽饱和度,提升视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