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宠报DM
一、宠物经济产业链剖析
宠物经济产业链围绕宠物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周期构建,覆盖上游养殖交易、中游产品制造、下游服务等领域,打造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一)上游产业链:养殖与交易
上游产业链涵盖宠物繁殖、活体交易以及领养平台等业务。目前,中国上游市场较为分散,规模化养殖场数量较少,线下宠物店大多为个体经营。在交易方面,淘宝、闲鱼等线上平台占据主导地位。但该领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活体交易中健康风险频发,售后纠纷不断。2024 年数据显示,线上活体交易的纠纷率高达 23%。
(二)中游产业链:产品制造
1.宠物食品:宠物食品在消费市场中占比颇高,2022 年占比达到 50.7%,其中主粮占比 89%。零食和保健品市场增长迅速,增速分别为 16% 和 22%。在市场竞争中,雀巢、玛氏等国际品牌主导高端市场,而乖宝、中宠等国产品牌凭借性价比,成功抢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2.宠物用品:智能设备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2024 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 201 亿元,预计到 2030 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 13%。GPS 追踪器、智能喂食器等产品受到消费者欢迎。国产品牌小佩宠物在传感器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三)下游产业链:服务与渠道
1.宠物医疗:2024 年,宠物诊疗市场规模达到 37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9.3%;药品市场规模为 291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19.9%。连锁医院瑞鹏隶属高瓴系,门店数量超过 2000 家。不过,单体诊所依然占据 65% 的市场份额。
2.新兴服务:宠物殡葬服务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预计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50 亿元。火化服务的均价在 800 - 1500 元之间,骨灰纪念品的定制化率已提升至 40%。
3.渠道变革:电商在宠物市场的占比从 2017 年的 36% 上升到 2021 年的 50%。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的兴起,推动了品牌直销模式的发展。
二、全球与中国市场对比
(一)规模与增速
全球宠物市场在 2020 年的规模达到 1382 亿美元,其中美国占比 41.1%,中国占比 8.1%。美国的宠物家庭渗透率达到 70%,而中国仅为 22%。但在 2010 - 2020 年期间,中国宠物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8.4%,远超全球平均水平的 3.6%。2020 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为 2953 亿元,预计到 2025 年将增长至 8114 亿元。单只宠物的年均消费从 2015 年的 1200 元增加到 2023 年的 2800 元,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二)结构差异
1.消费构成:中国宠物食品在市场中的占比为 50.7%,高于美国的 40%;而宠物医疗占比为 29.1%,低于美国的 35%。这表明中国宠物服务类消费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宠物类型:中国猫的数量增速(CAGR 为 9.9%)超过犬类(CAGR 为 0.6%)。2024 年,城镇猫的数量达到 7153 万只,占比 57.6%。
三、细分市场深入分析
(一)宠物食品:主粮高端化与功能化
1.品类创新:冻干粮的渗透率从 2020 年的 8% 提升至 2024 年的 22%,处方粮在医疗渠道的占比也提高到 15%。
2.竞争格局:玛氏、雀巢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合计市场份额达到 60%。乖宝凭借 “麦富迪” 品牌实现国产替代,2024 年上半年营收达到 24.27 亿元,在国内宠物食品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二)宠物医疗:连锁化与专科化
1.诊疗分层:基础绝育手术的均价为 800 元,而肿瘤治疗单次费用超过 5000 元。瑞派宠物医院开设了心脏病、眼科等专科中心,专科业务的毛利率达到 55%。
2.药品研发:驱虫药在药品市场中占比 45%。海正药业的 “海乐旺” 是国产首款原研宠物药,打破了外企在该领域的垄断。
(三)智能用品:IoT 重塑养宠体验
1.产品矩阵:GPS 项环、智能猫砂盆、健康监测垫是智能设备的三大核心品类,分别占智能设备销售额的 32%、25% 和 18%。
2.技术融合:AI 算法实现了排泄物成分分析,数据反馈到宠物医院,形成了 “硬件 + 数据 + 服务” 的闭环。
四、用户画像与消费行为
(一)人群特征
1.年龄分布:90 后在宠物主中占比 55.9%,其中 95 后占比 36.8%。在一线城市,90 后宠物主的占比达到 50.1%。
2.消费力:月均宠物支出超过 500 元的人群占比 23.2%。高收入群体(月收入 1 万以上)的宠物医疗投保率超过 40%。
(二)情感驱动消费
1.拟人化趋势:82% 的宠物主将宠物视为 “孩子”,宠物生日蛋糕定制服务的年增长率达到 120%。
2.社交货币属性:抖音 “萌宠” 话题的播放量超过 5000 亿次,网红猫狗带货的转化率比普通 KOL 高出 30%。
五、国内外企业竞争格局
(一)国内头部企业表现
1.乖宝宠物:2024 年上半年,乖宝宠物营收 24.27 亿元,净利润 3.08 亿元,主粮业务占比 49.4%。其自有品牌 “弗列加特” 高端系列的增速达到 78%。
2.中宠股份:中宠股份海外收入占比 54%,通过收购新西兰 ZEAL,布局天然粮市场。2024 年,主粮业务增长 488%。
3.瑞普生物:宠物药品收入增速为 19.9%,犬用疫苗的市场占有率为 32%。瑞普生物与默沙东合作研发 mRNA 疫苗。
(二)国际巨头战略
1.玛氏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宠物企业,玛氏通过收购 VCA,整合了 1700 家宠物医院,构建了 “食品 + 医疗 + 保险” 的生态系统。
2.高瓴资本:高瓴资本累计投资超过 100 家宠物企业,控股瑞鹏、芭比堂,打造万家诊所网络,并布局宠物基因检测赛道。
六、政策与技术驱动因素
(一)政策红利释放
1.饲养放开:2023 年,《动物防疫法》修订,将电子芯片植入纳入犬只登记流程,推动了宠物身份识别市场的发展。
2.行业规范:GB/T 31217 - 2024《宠物食品规范》的实施,要求主粮标注原料溯源信息,促使中小企业进行升级。
(二)技术革新影响
1.生物技术:基因检测成本降至 300 元 / 次,可用于品种鉴定和遗传病筛查,推动了宠物精准医疗的发展。
2.区块链应用:中宠股份试点宠物食品溯源链,利用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的特性,提升了高端产品的可信度。
七、未来投资前景与风险预警
(一)高潜力赛道
1.医疗专科化:眼科、肿瘤专科医院的单店投资回报周期缩短至 3 年,毛利率超过 60%。
2.银发经济交叉:针对老年养宠群体的适老化用品,如自动喂药器,2024 年增速达到 45%。
3.宠物 + 元宇宙:虚拟宠物 NFT 交易平台 “Paw Universe” 获得千万级融资,数字藏品年交易额突破亿元。
(二)风险提示
1.供应链波动:禽肉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宠物食品的成本,2024 年鸡胸肉采购价涨幅达到 18%。
2.政策不确定性:活体交易监管日益严格,部分地区要求卖家持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结语
宠物经济正从满足功能需求向情感经济转变,产业链各环节呈现出精细化、科技化、生态化的发展趋势。国内企业需在品牌建设、技术研发、服务整合等方面取得突破,才能在这个规模庞大的市场中建立竞争优势。预计在 2025 - 2030 年期间,宠物智能设备、专科医疗、殡葬服务将成为资本关注的热点,行业整体有望保持 15% 以上的复合增长率。